当前位置:地区篇

沈阳:波澜壮阔七十载 聚力奋进新征程

作者:省统计局网站管理3 来源:辽宁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6日

  沈阳,史称“盛京”、“奉天”,是辽宁省省会、副省级市,东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沈阳位于辽河平原中部,南连辽东半岛、北依长白山麓,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通往关东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是“一带一路”向东北亚、东南亚延伸的重要节点。全市总面积1286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71平方公里,下辖10区、3县(市),常住人口831.6万人。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沈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奋发图强、艰苦奋斗、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在经历了几番曲折与磨砺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发展动能加速转换,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全面繁荣,谱写了一篇辉煌壮丽的时代华章。

?

70年发展历程——栉风沐雨、沧桑巨变

?

  新中国成立70年,沈阳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建设经历了曲折和不平凡。70年历程,展现了沈阳思想不断解放、认识不断提高、理论不断创新、实践不断探索、改革不断深化、开放不断扩大、发展不断跨越的历史;展示了沈阳人民迎难而上、难中破困、逆中求进,走出了一条适合东北老工业基地特点的发展道路。

?

  一、改革开放前三十年(1949-1978年)

?

  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使饱受殖民统治和压迫的沈阳焕然新生。新中国成立30年,沈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了前进中的重重困难,把一个经济崩溃、百业凋零、民不聊生的旧沈阳,建设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纵观这段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恢复建设期(1949-1957年)。1948112,沈阳解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沈阳进行了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了农业合作化,进行了以机电工业为主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建立起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打下了基础,为抗美援朝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使国民经济获得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195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是1953年(13.2亿元)的1.6倍,年均增长13.5%,高于全国4.3个百分点;粮食产量年均增长6.2%;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2.3%。物价稳定、市场繁荣、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全市政治、经济形势呈现一派安定团结、欣欣向荣的局面。

?

  第二阶段:经济困难、调整期(1958-1965年)。这个阶段,沈阳社会经济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在所有制改革上急于过渡,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超越客观条件,不顾经济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度发展,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二五”期间(1958-196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31亿元减少到14.7亿元,年均下降7.0%;粮食产量从87.4万吨减少到45.7万吨,年均下降15.0%;工业总产值从53.4亿元减少到27.9亿元,年均下降2.4%。为扭转不利局面,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沈阳开始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大力加强农业,经过艰苦奋斗,全市经济得到恢复,国民经济重新出现了稳步发展的好势头。1963-196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1.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6.25.4个百分点。

?

  第三阶段:经济徘徊、整顿期(1966-1978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使得刚刚摆脱困境、步入良性发展的经济濒临崩溃边缘,许多工厂停工停产,社会经济生活陷入混乱停顿状态。1966-1976年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不足1倍,年均增长5.6%。低于“一五”时期7.9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7%,低于“一五”时期14.6个百分点。粉碎“四人帮”后,全市着手整顿和恢复被文化大革命破坏了的国民经济。1978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沈阳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

  二、改革开放后四十年(19792018年)

?

  改革开放后的40年发展历程,是一部思想大解放、制度大变革、动力大转换的历史。沈阳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在改革开放中谱写了蓬勃发展的光辉诗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探索转型期(1979-2001年)。1979年,从全面启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以搞活大中型企业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沈阳的改革开放从农村突破,逐步向城市推进,国民经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进入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国企改革全面推进。作为国企比例较高的老工业基地,沈阳在改革转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和困难,发展进入了被喻为“东北现象”的阵痛期。这个阶段,从探索调整到转型阵痛,全市经济在改革中波动发展。1979-200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实现了从50亿元到1174亿元的飞跃,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则经历了-7.7%的低谷到23.6%的高峰,23年间平均增速10.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71.6个百分点。

?

  第二阶段:振兴腾飞期(2002-2012年)。2002年,沈阳确立了“工业立市”发展战略,2003年中央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沈阳改革开放注入了强大动力。全市以促进项目建设为核心,连续开展了“项目年”“工业年”“创新年”“优化结构年”活动。同时,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外资涌入、南资北上的契机,构建“东汽”“西重”“南高”“北农”的产业发展格局,通过聚集重点工作及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全市经济步入了振兴发展的快车道。这一阶段,沈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4.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42.2个百分点。

?

  第三阶段:调速提质期(2013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启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扩大总需求”与“供给侧改革”并重,经济全面步入转型升级的新常态。这一时期,沈阳经济同样遇上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状态,由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2013-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6%,分别低于全国、全省3.40.5个百分点,明显有别于建国以来所有阶段。但同时也要看到,全市经济结构呈现不断优化升级的态势,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逐步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国民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

70年辉煌成就——全面振兴、历史跨越

?

  一、综合实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巨大转变

?

  解放前,沈阳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百业凋零、民不聊生。新中国成立后,沈阳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投入到经济社会建设的滚滚洪流中,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经济基础不断夯实,经济规模稳步扩张,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

  经济总量连续翻番。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10.6亿元、1978年的43.6亿元跃升至1985年的百亿元、2000年的千亿元,2010年跃上五千亿元新台阶,实现了新的历史跨越。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29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254.6倍,年均增长8.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70.3个百分点。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395元、1978年的819元增至2018年的7576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97.5倍,年均增长7.2%。按当年年末汇率折算,1952年仅为151美元,1978年为519美元,处于低收入国家水平。2006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2018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提高到11449美元。

?

1? 1952-2018年沈阳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情况

?

  财政实力不断增强。1955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仅为0.78亿元,1978年增至16.76亿元,年均增长14.3%。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努力,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在2004年突破100亿元,2018年达到720.6亿元,是1978年的43倍,年均增长9.9%

?

2? 1955-2018年沈阳地方财政收入情况

?

  二、经济结构实现了从失衡到协调发展的深刻变革

?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沈阳将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作为经济发展工作的一条主线,农业基础作用不断加强,工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巩固,服务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三次产业结构趋于协调。

?

  (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

  沈阳作为新中国最早建设的重工业基地,长期以来依靠工业带动经济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长期居于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1952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6.6:62.3:31.11960年第二产业占比达到峰值76.9%,这种工业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情况一直从建国初持续到70年代末。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沈阳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生产、生活服务需求明显扩大,服务业开始崛起并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第二产业占比逐步降低,第三产业占比提高,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9.0:65.9:25.0调整为2018年的4.1:37.8:58.11952-2018年,全市第一产业占比下降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2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27.0个百分点。2018年,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22.23.0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实现了从主要依靠工业拉动转为工业和服务业共同主导。

?

3? 1952-2018年沈阳三次产业构成情况

?

  (二)农业基础不断稳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

  解放初期,沈阳农业生产条件十分落后,基础薄弱,水平低下,各类农产品产量较低。194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为0.6亿元。粮食产量44.9万吨、蔬菜产量3.9万吨、大牲畜14.2万头。新中国成立后,沈阳实行土地改革,进行大规模农业基础建设,农业基础地位逐步稳固。经过30年的发展,1978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亿元。粮食产量129.4万吨、蔬菜产量113万吨、大牲畜21.1万头,分别是1949年的2.9倍、29倍和1.5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进入新世纪,国家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农村经济发展得到有效提振。2018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8.8倍,年均增长5.7%。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2018年,全市粮食总产量369.1万吨,蔬菜产量362万吨,大牲畜67.2万头,分别是1949年的8.2倍、92.8倍和4.7倍。农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由过去的单纯注重种植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全市种植业占比由1949年的92.4%下降到2018年的46.5%,畜牧业占比由2.6%提高到42.2%。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2018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80.9万千瓦,是1978年的6倍。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提高到85%。现代农业加快发展。2018年,全市建设高标准农田1.4万公顷,高效特色农业面积达到13.5万公顷。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农产品加工项目22个、休闲农业项目62个,农村电商主体增长1.7倍、网上交易额增长1.2倍。

?

  (三)工业经济辉煌起步,经历阵痛走向振兴

?

  1.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呈现明显的阶段特征

?

  解放初期,由于战争的破坏,沈阳工业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上世纪50年代初,国家集中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国家建设的重点城市之一,沈阳工业得到恢复和改造,工业生产获得新生并实现飞跃发展,奠定了沈阳在全国工业中的重要地位。伴随着新中国第一台半自动程序控制车床、第一台巨型变压器、第一台250吨塔式起重机、第一架歼击机……的诞生,沈阳这座东方“鲁尔”城,以崭新的姿态为全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谱写了沈阳工业发展的辉煌历史。1949年,沈阳工业总产值仅为3.1亿元,占全国比重2.2%。“一五”期间,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到22.3%,高于全国4.4个百分点。1957年,沈阳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达到最高5.5%,仅次于上海、天津和北京,居全国第4位。经过30年的建设,1978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8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46.6倍,年均增长14.2%,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

?

  改革开放40年,对沈阳工业来说,是一段从困境走向振兴,从辉煌步入瓶颈,在艰难转型中重拾信心再出发的过程。上世纪90年代,计划经济色彩相对浓厚的沈阳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体现诸多不适应。企业破产、职工下岗、效益滑坡,整体经济陷入低谷。1979-2002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仅增长6倍,年均增长8.4%2002年,沈阳确定了“工业立市”发展战略,2003年中央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自此,沈阳工业步入快车道,工业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201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2003-2012年,工业总产值增长11倍,年均增长31.4%。十八大以来,受“三期”叠加影响,沈阳工业再次经历了爬坡过坎、艰难转型的阵痛。随着全市经济调结构、转方式,沈阳工业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质量效益为核心,老工业基地浴火重生,即将迈向新一轮振兴。

?

  2.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势产业竞争力提升

?

  沈阳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以装备制造业为特色的重工业基地,传统产业基础雄厚,享有“共和国装备部”的美誉。上世纪50年代,沈阳作为国家建设的重点,完成了26个限额以上(包括国家156项重点项目中的6项)工业项目,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如沈阳第一机床厂、重型机器厂、中捷友谊厂、矿山机器厂、变压器厂、电缆厂等,以其生产的机床、电信电缆、重型矿山设备、通用机械等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经济建设;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又相继建立了煤炭、炼焦等原材料工业以及汽车、拖拉机制造工业;70年代初,建立了三大合成材料和电子等新兴工业。改革开放前夕沈阳已发展成以机械工业为主的包括冶金、化工、轻纺、建材、电子等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机械工业产值仅次于上海、天津、北京,居全国第4位。大型风机、变压器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均居全国首位,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居全国第2位。

?

  改革开放以来,沈阳积极实施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尤其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围绕建设新型产业基地,集聚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高端制造业,以打造世界级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为目标,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这期间,沈阳对几千家国有中小型企业实施了转制,对上百家扭亏无望的企业实施关闭破产,对机床、沈鼓、北方重工、黎明航发等一大批国有大型骨干企业进行重组改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2018年,在全市3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12个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超100亿元,其中装备制造业就占据6个席位,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位列前两位。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3%,增速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68.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4个百分点。“十二五”以来,一批骨干工业企业快速成长,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其中,以华晨宝马集团为代表的汽车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2018年,华晨宝马产值增长26.2%,在其强劲增长的带动下,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0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9.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6个百分点。

?

  3.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

  党的“十八大”以来,沈阳大力发展高技术制造业,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动能加快孕育发展,新旧动能接续转换。高技术制造业迅猛增长。2018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6.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9.7%,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5.1%,高于全市7.5个百分点;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32.1%,高于全市24.5个百分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快速。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战略新兴产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2.2%,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4.9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21.3%,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2.6倍、1.1倍、18.3%17.7%。以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机器人制造业增长22.8%。主要新兴产品实现较快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71.1%;工业机器人增长19.6%

?

  (四)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

?

  建国初期至上世纪70年代,生产资料行业优先发展,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生产、生活的服务需求明显扩大,服务业开始崛起并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呈现出交通运输、批零住餐等传统重点行业发展良好,金融保险、房地产、现代物流、信息传输等新兴服务业成为新亮点的发展新格局。2018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655.7亿元,按可比口径算,是1978年的69.5倍,年均增长11.2%,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0.8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25.0%提高到2018年的58.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1995年的48.2%提高到2018年的55.9%2018年,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3.0个百分点,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

  三、社会需求实现了从封闭传统到开放新兴的积极转化

?

  (一)投资总量不断攀升,投资结构日益优化

?

  总量不断攀升。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沈阳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不断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投资规模逐步扩大,特别是“十五”“十一五”时期,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积极引进和实施重大项目,拓展投资渠道,扩大投资规模,投资总量成倍增加,极大地增强了国民经济发展后劲。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由1949年的200万元提高到2018年的1700多亿元,70年间累计完成投资超过5万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0年以来,在扩大内需等宏观政策引导下,伴随着不断加快的工业化进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2001-2013年,连续1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27.8%1949-201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9%

?

  结构日益优化。改革开放之前,沈阳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工业投资占绝对主导地位。1978年三次产业投资比为5.2:65.2:29.6。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商业、服务等相关产业投资的不断增长,投资结构逐渐由“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第三产业投资占主导地位,对全市第三产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2018年,全市三次产业投资比为1.1:18.0:80.8,与1978年比,一产占比下降4.1个百分点,二产占比下降47.2个百分点,三产占比提高51.2个百分点。

?

  (二)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新业态迅猛发展

?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解放前,由于连年战乱、财竭力尽,沈阳这个历史上东北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日益萎缩。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消费品市场的振兴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禁投机倒把,发展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计划经济时代,这种商业模式在保证人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和稳定市场物价方面,起了关键性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供给能力不足的矛盾逐渐凸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沈阳商贸行业经历了国有民营、改组改制等多轮次改革,由国有制一统天下转变为多种经济成份并存、非公经济发展繁荣的新阶段。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逐步形成了购销功能齐全的贸易体系。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品种类极大丰富,人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内外贸易繁荣活跃。1979年,沈阳“北行农贸市场”成为全国第一个由政府批准设立的农贸市场。1983年,沈阳“五爱市场”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2018年,五爱市场成交额达到426亿元,仍是全国五大集贸市场之一,带动和催生了周边银行、餐饮、住宿、物流、衣柜、展台、饰架等十几个相关行业的繁荣发展。70年来,沈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从1949年的1.2亿元提高到1978年的16.4亿元,1989年突破100亿元,2006年突破1000亿元,2018年达到4051.2亿元,是1949年的3376倍,年均增长12.5%;是1978年的247倍,年均增长14.8%

?

4? 1949-2018年沈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情况

?

  新业态迅猛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涌现出各种新型商业业态。专卖店、专业店、超级市场、便利店、百货店、折扣店、购物中心等遍地开花,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城乡贯通的商业销售网络,大大改善了全市人民的购物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覆盖面的扩大,在“互联网+”的带动下,以网上零售、o2o营销、城市商业综合体为代表的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不仅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汇聚着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兴力量。网上零售保持高速发展,成为重要新经济增长点。2018年,全市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网上商品零售额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实现265.7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6.6%,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19.9%,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商业综合体快速发展,品牌商户明显增加。2017年,全市17家商业综合体中自营联营商户与租赁商户总计达2708个,比上年增加591个,增长27.9%;实现销售额100.3亿元,增长11.5%,并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全年客流总量达1.9亿人次,增长5.6%

?

  (三)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外向型经济步伐加快

?

  新中国成立70年,沈阳的对外贸易实现了从小到大,从低质到高质的转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沈阳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沈阳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1985-201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从0.7亿美元提高到149.5亿美元,增长了212.6倍,年均增长17.7%。其中,出口总额从0.2亿美元提高到52.0亿美元,年均增长18.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24万美元提高到14.3亿美元,年均增长30.1%;对外贸易依存度从1.8%提高到15.6%。近年来,沈阳引进来、走出去取得新成效,在沈投资世界500强达到94户,国际友城达到20个,通航国家14个,国际航线29条。沈阳成为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之一。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试验区、中德装备园、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国字号”改革试点深入实施。跨境电商进口直购通关服务平台开通运行,境外合作园区建设加快,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扎实推进。

?

  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向全面小康迈进

?

  解放前,沈阳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就业、增收入、强保障、惠民生,人民充分享受了改革红利,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幸福感明显增强。

?

  (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

  作为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建设的全国重工业基地,沈阳的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在当时均居全国前列。从户籍人口看,1949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41万人,到1978年末增至466.7万人,增长1.0倍;2018年末达到746万人,比1949年增长2.1倍。从常住人口看,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到831.6万人,比1949年增长2.5倍。

?

5? 1949-2018年沈阳户籍人口情况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沈阳人口城镇化过程从高起点起步,经历了高速发展期、徘徊下降期和波动上升期。1949年,全市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45.3%,高于全国34.7个百分点。“一五”期间由于建设的需要,从农村和外省吸收大量职工,人口迅速增加,到1960年末,全市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68.5%,比1949年提高23.2个百分点。6070年代,大批知青上山下乡、干部插队以及大量人员支援外地建设,从1961-1977年的17年间,城镇人口减少了42.7万人。1978年末,全市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54.1%,比1960年下降14.4个百分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社会各项事业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城镇人口走上正常发展轨道。1978-2018年,沈阳城镇人口从252.3万人扩大到673.6万人,增长1.7倍。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7.1%,高于全国27.4个百分点,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5位;2018年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81.0%,高于全国21.4个百分点。

?

6? 1949-2018年沈阳及全国城镇化率

?

  (二)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

  1948年沈阳解放前夕,全市公营工厂的职工只剩下3万余人。解放后,经过一年多的恢复建设,到1949年末,全市城镇劳动力就业人数增加到24.2万人,其中,职工人数18.4万人,城镇个体劳动者5.8万人。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扩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业人数迅速增多,1957年末,全市城镇劳动力就业人数增加到67.2万人,其中职工65.6万人。1978年末,全市职工增加到141.9万人,比1949年增长6.7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开始实行企业自主用工和从业人员自主择业的政策。伴随着多种经济类型的发展和壮大,全市从业人员逐年增加。2018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达到222.5万人,比1949年增长8.2倍。

?

  (三)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

?

  201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4054元,比1949年(162元)增长271倍,年均增长8.5%;比1978年(341元)增长128倍,年均增长12.9(未考虑价格因素及统计口径变化,下同)。2018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530元,比1949年(61元)增长270倍,年均增长8.5%;比1978年(138元)增长119倍,年均增长12.7%。改革开放40年的城乡居民收入平均增幅明显高于前30年,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从百元到万元的跨越式发展。

?

  (四)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

  201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235元,比1949年(146元)增长220倍,年均增长8.1%;比1978年(308元)增长104倍,年均增长12.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395元,比1949年(75元)增长151倍,年均增长7.6%;比1978年(181元)增长62倍,年均增长10.9%40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2018年,全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8%,比1980年(56.3%)下降27.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4%,比1980年(49.3%)下降17.9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住房实现了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的巨大跨越。建国初期,城市住房破旧,大都是平房和棚户,居住条件十分简陋。建国后的“一五”时期,新建了铁西工人村等一批住宅区,翻修了大量的居民住房,职工居住条件逐步改善。改革开放后,住宅建设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8年,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2.5平方米,是1979年(7.44平方米)的4.4倍。

?

  (五)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

  新中国成立以来,职工、居民享受的福利待遇日益扩大,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改革开放前,我国施行的是以公有制经济单位为实施主体、以国家财政兜底为特色的单位保障制度。解放初期,全民和集体职工就有了劳保待遇,职工及家属享受公费医疗,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到1978年,全市136.6万全民和集体职工都不同程度享受了劳保,全市全民单位支付的职工劳保福利费总额达到1.1亿元,人均124元,相当于工资总额的16.9%;医疗卫生费3693万元,人均42.8元。改革开放后,迫切需要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化保障制度。20世纪80年代末,沈阳的养老保险改革开始启动。作为全国社会保障改革试点,沈阳从20017月到200312月对27.7万下岗职工实施了并轨,发放经济补偿24.4亿元,人均9178元。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健全,参保覆盖面逐年扩大。2006年,在已建立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生育保险。2007年,又将中小学生、城市低收入群体纳入社保体系,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得到全面推行。2018年,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25.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16.1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699.6万人(包含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和新农合医疗参合人数);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十三连涨”,城乡低保“五连增”,城乡低保家庭冬季采暖救助实现全覆盖。同时,全市建成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3个,新增养老床位4656张;新增30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做到了生有所养、老有所依。残疾人事业民生投入增长46.3%1166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

  五、社会事业实现了从基础薄弱到全面进步的不断演进

?

  解放前,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沈阳社会事业发展近乎停滞,教育、文化沦为殖民者进行思想控制的工具。卫生设施十分落后,并且主要为殖民统治者服务。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沈阳不断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市软实力不断取得新成就。

?

  (一)科技事业不断进步

?

  新中国成立后,为摆脱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事业。1949年初创建了东北化工局研究室;上世纪50年代初,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林土研究所、沈阳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等相继建立,全市科技工作开始起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沈阳的科技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新的科技机构相继建立,科研人员迅速增加,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成果大量涌现。到1988年,全市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发展到326个,其中独立科研机构155个,科技人员40万人。2018年,全市拥有市级以上民口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53;市级和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3个,其中国家级20个;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450个,其中国家级26个;拥有两院院士23名;专利申请2382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152件;专利授权1258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943件。2017年,全市R&D经费支出140.1亿元,是2000年的12.6倍,年均增长16.1%

?

  (二)教育事业成绩显著

?

  1930年,沈阳曾有大专院校14所、中学30所,但到日伪统治时期,大专院校减少到3所、中学减少到22所,广大劳动人民接受教育的权力受到限制。1948年沈阳解放时,学龄儿童入学率仅30%,文盲占全市总人口的70%。新中国成立以后,沈阳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政府增加拨款兴办教育事业,恢复和新建了大批学校。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由1949年的25.8万人增加到1978年的115.3万人,其中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由4967人增加到20314人,增长了3.1倍。2018年,全市普通高等院校47所,在校学生数39.1万人,比1949年增长78倍。2018年,全市拥有幼儿园1445所;小学275所;普通中学299所;普通中专31所。学前教育幼儿入园率达到98%;小学适龄人口毛入学率116.3%;初中毕业升入普通高中比例为6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23.9%2018年,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115.2亿元,是1989年的47.6倍,年均增长14.2%

?

  (三)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

  新中国成立以来,沈阳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2018年末,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21个,比1978年末增加9个;文化馆(艺术馆)29个,比1978年末增加15个;博物馆13个,比2000年末增加8个。全年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2万场,参与群众1010万人次,开展公益性艺术培训6947场次,组织公益性文艺演出608场。

?

  (四)卫生事业长足发展

?

  解放前,沈阳的卫生事业非常落后,缺医少药,居民医疗保健毫无保障,加上城市卫生环境较差,人群发病率很高,城乡居民平均寿命仅为36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卫生事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和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2018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2681个(不含村级卫生组织),是1949年的4倍。其中,医院274个、卫生院117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38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3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2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21个;卫生监督所5个。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床位从1949年的0.5张提高到2018年的9.4张;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从1949年的0.7人提高到2018年的3.6人。随着医疗条件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城乡居民平均寿命不断延长,2018年,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4岁,是解放前的2.2倍。

?

  六、城市建设实现了从旧貌到新颜的品质提升

?

  由于战争的创伤及年久失修,解放前的沈阳城市布局零乱,面貌破旧不堪,公用设施残缺不全。“无风三尺土,有雨满街泥”是当时市容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沈阳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沈阳坚持精准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促进城市内涵式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质实现新提升。

?

  (一)城市公用事业成绩斐然

?

  沈阳自来水公司第一口水井建成于1922年,解放前的20多年里发展十分缓慢。建国时,自来水管道总长度只有606公里,日供水能力仅为13.9万吨,用水人口17.1万人,仅占当时城市人口的17.2%1978年,全市供水管道总长度1865公里,比1949年增长2.1倍;日供水能力82.8万吨,比1949年增长5倍。2018年,全市供水管道总长度4411.4公里,比1949年增长6.3倍;日供水能力199万吨,比1949年增长13.3倍。沈阳煤气公司建于1923年。建国初期,全市煤气日产量只有7千立方米,煤气用户仅占市内户数的0.7%1978年,全市煤气管道长度473公里,日产能力已达41万立方米,比1949年增长57.6倍。1965年以来,液化气用户也有了很大发展。到1978年,全市煤气、液化气普及率达到47.5%2018年,全市天然气供气管道长度10212公里,比1978年增长20.6倍;燃气普及率已达100%

?

  (二)市政设施建设逐渐完善

?

  解放前,沈阳街道多数是沙石路和土路,高级路面只有290公里。排水设施很少,一些地区污水横流,危害着人民的健康。各项市政基础设施比较简陋。经过70年的建设,2018年末全市道路长度达到4683公里,是1978年末(1019公里)的4.6倍。桥梁446座,是1978年末(85座)的5.2倍;排水管道6626公里,是1978年末(1191公里)的5.6倍。

?

  (三)城市公共交通飞速发展

?

  解放时,沈阳仅剩下破烂不堪的有轨电车26台和公共汽车8台。1949年,全市运营车辆83辆,运行线路11条,乘客3570万人次。1951年,沈阳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建成通车,拥有无轨电车20台,运行线路2条。经过30年的发展,1978年,全市运营车辆745辆,其中无轨电车331辆,公共汽车414辆;电汽车运营线路50条;客运量37561万人次;出租汽车数67辆。改革开放以来,公共交通飞速发展,到2018年末,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车数5912辆,出租车21534辆,分别是1978年的7.9倍和321.4倍;运营车辆线路314条,是1978年的6.3倍;客运总量11亿人次,是1978年的3倍。2010年城市公共交通进入“地铁”时代,地铁1号线、2号线陆续开通运行;2017年,地铁2号线北延线投入试运行;2019年,9号线投入试运行;4号线、10号线预计2020年开通。2018年末地铁运营里程740.5万列公里,客运量31603万乘次;2013年,浑南有轨电车开通运营,到2018年,有轨电车运营线路4条,运营里程330.1万列公里,客运量1391.3万人次。

?

  (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

  作为重工业城市,沈阳1988年被世卫组织列为世界十大空气污染城市之一(全球第2位)。经过10年的治理,1998年沈阳成功走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黑名单。到2018年,全市PM2.5PM10SO2平均浓度分别比上年下降19.6%15.9%29.7%,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5天,优良率为78.1%,比上年提高8.0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2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81平方米;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全市万吨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达到34座,总处理能力合计282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20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4.9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76%,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100%。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和提高。

?

  回首历史,70年栉风沐雨、砥砺奋进,70年沧桑巨变、跨越腾飞;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沈阳人民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新一轮全面振兴东北战略为契机,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努力走出一条新形势下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路子,谱写沈阳发展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

  注释:

?

  1.建国以来,沈阳行政区划进行过多次调整,本文中数据对比均未考虑区划调整因素。

?

  2.建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更好地反映经济发展变化情况,国家统计方法制度不断调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的统计标准随之多次调整变化。本文中统计数据对比,凡未注明的,均未考虑口径调整因素。

?

  3.本文中部门数据来源于历年《沈阳市国民经济统计提要》《沈阳统计年鉴》等,均未考虑统计口径调整因素。

?

  4.由于第四次经济普查原因,2018年部分数据尚未获得上级部门认定,暂用2017年数据进行描述。

?

制作单位:辽宁省统计局  版权所有 辽宁省统计局